中秋節前一天的週日,跑了一整天,因為有兩場演出,雖然演奏時間不需要很久,但是需要準備及等待的時間卻不少。
這是意料中的事情,所以也沒什麼,但是那天卻給了我很多感觸與學習。

中午的演出是一個商場為了中秋節的應景氣氛而邀請我們的。SIMON帶著幸子、政瑨、莉莉三個樂團學生,
我帶著兩個古箏學生金燕、怡慧,主要是我們跟學生的小合奏,演奏一些月亮有關的應景歌曲,另外就是穿插學生的獨奏表演。
對於獨奏來說,學生經驗不多,所以這樣的場合,我想更合適吧。
兩個古箏學生都是第一次在商場內的開放廣場演奏,雖是頭一回,
但是都很順利得把曲子演奏完畢,我覺得很開心,因為經驗就是不斷累積而成的,雖然會有些許緊張及小失誤,
但是我覺得從實際中操作去學習,比起嘴巴對她們碎念要多練點琴來得更有效。

但是在演出之前的四十分鐘前我們到達廣場,卻沒有任何的音響設備!!
SIMON打電話給負責人,對方也只是要我們等。在等待的一小時的時間內,
我就是在那邊聽學生彈彈琴,聊聊天,
但是心中一直在碎念那個主辦單位到底在搞什麼飛機….明明叫我們兩點演出,
我們一點到那邊準備插線、試音,結果什麼都沒有,頓時有點被耍的感覺。
但是不得不佩服我那個永遠“從容”的老公,拿起手機,播電負責人詢問狀況,
接下來他就去商場遊晃了…….
似乎什麼狀況都在他的“理解範圍”之內。
要換成是我,我應該已經在電話裡語氣暴躁了吧!?!

下午演出順利結束,回家休息一會,接著又是為了婚禮演出準備出門。
這場演出單純是為了SIMON學弟的面子而參與的。因為新娘是學弟的姐姐。
但是邀請我們應該是學弟的意思……….
本想連學弟一起表演的,但無奈他要姐姐婚禮招待,連表演的興致都沒有,
所以只好我們自己上場,但新人們又請了一組BAND來表演,
因此關於節目的穿插,主辦方出現了一些問題。
最後的指示命令就是我們“華樂”組合表演三首……
等待長時間,只三首歌,也是大家沒想到的,但是別人的婚禮我們只有聽命的份。

在第三道菜後我們就上台了,沒想到莉莉的笛膜破了,但大家還是演奏完了《月亮代表我的心》。
原以為還有一首合奏,才是我的古箏獨奏,但想到我那位“優雅”的老公用麥克風對著賓客說明,
即將要演奏一首古箏獨奏曲《豐收鑼鼓》,讓我臉上出現了個大問號?
兩個人很久沒合過這曲子了,也不確定他還記不記得,但是只能硬著頭皮上場啦,
我覺得我的臉色應該沒有「專業笑容」,心裡還有點緊張,因為搞不清楚情況,
但是也只能靠著眼神交流,兩個人完成了演出,然後表演就結束下台了!!!
下場收拾樂器時,我還是整個莫名,怎麼才兩首?!
本以為之後還有合奏的,後來才知道學弟給暗號第四道菜上菜了,
所以我們只能下場………(OK,主人家有節目流程安排,我們也只能照辦)。
但我還是不斷的像好奇寶寶詢問我那位“不疾不徐”的老公,
既然兩首為什麼不合奏就好了,還搞個獨奏幹嘛?
(因為獨奏也是下午才決定的,還在思考要彈什麼符合要求),
整個就在那邊碎念的我,即使彈完了還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…….
只聽著我們的塞大師說:
「本來對方只要我們演奏一首的,我堅持三首,因為兩個小朋友也等了那麼長的時間準備,但是上台前學弟指示兩首,所以第二首就你獨奏……..」

「幹嘛一定要我獨奏,兩首合奏不就解決了?」

他接著講的話讓我心裡震驚了好一會,同時也慚愧了一個晚上到隔天。

「我不希望在場的人認為華樂就是只有那種慢慢的,柔柔的聲音,我要讓他們知道華樂也能夠表達高潮的技巧,有豐富的表現,不是只有靡靡之音!」

原來啊…….一個小小的演出CASE還是時時保持這樣認知去對待每個聽眾,不管台下的聽眾,是否有認真在聽,但是演奏者應該永遠保持這樣的認知才是啊….

原來啊……我們的塞大師總是把握每個機會在宣導聽眾對於華樂的正確認識……

原來啊…..我只是抱著演兩首結束的心態是那麼隨便……..

他的那句話對我猶如當頭棒喝,或許我們成長背景不同吧,他能時刻的感受到華樂在東南亞環境中被壓迫的情景,
而我成長的台灣,我所處的環境只是崇尚西樂多於國樂罷了,還不至於到打壓、壓迫的情況。
也因此我的感受沒有像他那樣深刻…….不過這也不足以當成“藉口”。
認真對待每個演出,本來就是專業者所需要做的。

為此我回家的幾天,一直在反省,哈哈哈~~
同時也期盼自己隨時能夠信手拈來幾首“高水準”樂曲,以備不時之需及突發狀況。
就像刀子一樣,不用刀鋒就生銹了……唯有不斷的砥礪磨練,才能夠維持刀尖的鋒利。

我很高興,我的身邊有一位志同道合的樂友,有著一樣的追求,當我想偷懶的時候,能夠不斷砥礪我的好朋友。讓民族音樂成為我們一輩子共同的追求。

謝謝你~親愛的塞塞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誰與箏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